机械硬盘等磁性存储设备会被淘汰吗?

机械硬盘等磁性存储设备会被淘汰吗?

磁铁

尽管计算机技术继续飞速发展,但机械硬盘(HDD)仍然是计算机和服务器中存储数据的主力。然而,近年来,SSD固态硬盘变得更便宜、更普及,这促使人们猜测,机械硬盘这种磁性存储设备时代的结束可能很快就要到来了。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关于磁性设备在现代数据存储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否最终会完全过时。

首先,磁性数据存储简史

有趣的是,以磁性格式存储数据的概念比数字计算的兴起早了几十年。第一个磁性数据存储设备,磁线记录器,于1898年发明,直到1970年代才被用作音频存储介质。1928年发明了类似于早期计算机磁带存储的磁带,而我们今天所知的磁盘(机械硬盘)是由IBM于1956年发明的。

随着计算机普及的时代开始,磁存储是唯一可行的存储介质。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固态硬盘(SSD)存储正在开发中,但其成本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太高了。1991年,一个仅能存储20兆字节数据的SSD的价格约为7000元人民币。因此,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磁性硬盘在数据存储领域继续享有近乎垄断的地位。

SSD固态存储的兴起

在过去几年中,固态硬盘存储技术已逐渐开始在一系列应用中取代磁存储设备,因为固态硬盘的价格大幅下降。SSD相对于HDD存储的主要优势在于固态设备可以实现更快的读写速度。虽然常规的磁盘需要5000-10000微秒来读写存储的数据,但SSD可以在100微秒或更短的时间内读写数据。因此,利用SSD存储的设备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程序和大型数据集。

除了更快的读写速度外,SSD存储还比磁盘使用更少的功率,同时产生更少的热量。与磁存储不同,固态硬盘在暴露于强磁场时无法擦除数据。由于SSD不依赖活动部件来旋转磁盘,因此SSD通常比HDD更不容易出现故障,从而避免用户频繁更换硬盘或设备。

尽管固态硬盘确实有其优势,但用固态存储取代磁存储的步伐相当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磁存储以可承受的价格提供了更高的容量。SSD存储每千兆字节的成本大约是机械硬盘的3-5倍,这使得磁存储成为在计算机或服务器上存储大量数据的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磁存储在归档中的作用

除了硬盘之外,另一种形式的磁存储仍然广泛应用于科技行业。磁带是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本保持不变的存储技术,仍然是归档大量数据的首选介质。虽然机械硬盘在价格上优于SSD固态,但磁带显然更便宜。在某些情况下,每TB磁带存储的成本可能低于50元,而这种介质的传输速度可能高达每秒300MB。

磁带存储并不是一种即将消亡的技术,大型科技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磁带存储来解决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存储大量数据的根本问题。谷歌(Google)和亚马逊(Amazon)以及其他许多领先的科技公司都使用磁带来归档数据,而这些数据存储在机械硬盘或SSD固态上的成本太高。由于磁带可以离线存储数据,并且保质期约为30年,因此它仍然是用于长期存档的最稳定和安全的数据存储技术。

新技术会使磁存储过时吗?

虽然磁存储在存储大量数据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有一些新兴技术有朝一日可能会取代磁存储。这些技术中最突出的是DNA存储,它利用DNA的密度以难以置信的微小格式存储大量数据。一克DNA能够存储215 PB的数据,其密度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存储技术。尽管如此,这项技术还不能远远无法商用,因为DNA的写入速度最高仅为每秒400字节,成本高达每兆字节数千元。

另一种新兴的数据存储技术是晶体蚀刻,这可能有一天会挑战磁带的长期存档。该技术使用精确的激光脉冲将纳米级点形式的数据写入石英盘的三维结构上,该石英盘可以存储多达360 TB的数据。在这种格式下,可以假设数据在数十亿年内是稳定的。尽管这项技术很有前途,但它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日常数据存储应用程序来说,成本可能仍然过高。

有趣的是,同样的技术发展推动了全新技术的兴起,也可以显著提升磁存储。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了微小的磁性分子,有一天可以用来存储磁性写入的数据,其密度高达当前HDD机械硬盘的100倍。像这样的发展强烈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磁数据存储技术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概要:磁存储正在消失吗?

虽然SSD存储开始赶上机械硬盘,但磁数据存储距离过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计算机和服务器,磁盘仍然是更经济高效的存储介质,磁带似乎将继续是可预见的未来。尽管新兴技术有一天可能在容量和寿命方面超过磁存储,但它们离商用可行性还有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

鉴于这些事实,可以公平地假设磁性数据存储将继续存在。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SSD固态硬盘将继续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中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但当需要以可承受的价格存储大型数据集时,磁存储机械硬盘仍然具有优势。然而,由于现在每天都在创建大量数据,磁存储、固态硬盘和新型存储技术有着充足的市场空间,可以共同发展壮大。



原文链接
https://www.dbsos.cn/blog/213.html